
在西安大奖赛1/4决赛上,当丁俊晖未能将最后一颗红球打进袋内时,他轻轻地皱了皱眉,然后向对手肖恩·墨菲伸出了手。比分3-5被刻在记分牌上,标志着这位中国斯诺克领军人物止步八强。从在短短24小时内5-1击败莱恩斯时的单杆四次破百,到与墨菲缠斗中关键局的失误,丁俊晖起伏的状态再次将他推上了舆论焦点。
但这次失败不应该简单被视为遗憾,在中国斯诺克运动逐渐式微的赛场上,丁俊晖的坚守本身就是最令人感动的景观。这次失败再次引发了有关“丁俊晖是否仍能夺冠”的讨论,但与其关注胜负,更值得关注的是他对中国斯诺克的重要意义。随着奥沙利文、希金斯等“75三杰”逐渐退出,以及赵心童、吕昊天等年轻选手尚未能稳定扛起大旗,36岁的丁俊晖依然是这个项目在中国的流量担保。西安大奖赛的票务数据显示,只要有他的比赛,现场观众率必定超过九成,挥舞的五星红旗和“晖哥加油”的呐喊声,证实了他不可替代的号召力。
有人怀疑他“巅峰已过”,却忽略了斯诺克运动的残酷规律。在这个被称为“智力与耐力较量”的项目中,36岁已经算不上年轻。亨德利在36岁时几乎即将退役,而丁俊晖仍然可以保持在本赛季的前16名排名,多次闯入大型赛事的八强,这种坚持本身就是十分珍贵的。
自2003年转为职业选手至今,丁俊晖的职业生涯始终与中国斯诺克的发展息息相关。他用一次次的胜利点燃了国人对斯诺克的热情,带动了台球房在中国的蓬勃发展,更让世界台球联盟将更多赛事引入中国。如今的他,早已不再是那个背负神童光环的少年,而是中国斯诺克的支柱。
墨菲在比赛结束后给出了一个可能更客观的评价:丁俊晖的掌控局势的能力依然是世界级的,只是在关键局时有些运气不佳。在斯诺克的世界里,胜负本来就变化无常,就像丁俊晖自己所说的:赢球当然令人开心,输球也必须接受,最重要的是享受比赛的过程。
当丁俊晖离开赛场时,依然有球迷高喊着要他下个赛季再来!对于这位36岁的老将来说,这或许是最好的回馈。虽然西安的秋夜微凉,但因为他的坚守,斯诺克之火仍然在燃烧。这场3-5的失利并非英雄末路,而是一位传奇选手与他钟爱的运动温柔相守的见证,更是中国斯诺克未完待续的故事开篇。